忠烈祠(臺灣)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入祀條件有因公死亡官兵稱為「忠烈殉職」官兵,由其擬入祀對象原屬的軍部連隊,填具事蹟表並造具清冊,報由國防部轉內政部核准。或殉職警察、義勇警察、民 ...
忠烈祠是奉祀為中華民國殉職,並有其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矜式的國軍官兵、警察及人民的祠廟[1]。臺灣各地的忠烈祠均起自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,目前共約廿餘座,由各縣市民政局管理居多,各縣市大都有一處;大部分是利用日治時期原有神社,就地改建成中式宮殿式建築,僅少部分建物外觀仍保有神社舊貌[2]。
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有功於國家的烈士褒揚與紀念行動,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,當時設有專責機構,而黃花崗紀念墓園,但至1933年9月13日首次有紀念烈士的直接關係法令。到了1936年,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訂定出「各縣設立忠烈祠辦法」,「忠烈祠」一詞才被廣泛地使用。設立用意是政府經由建造坊塔,表彰、褒揚與紀念抗戰烈士的忠烈行動,藉以塑造國民典範、並建立國民共通歷史記憶[3]。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,縣級以上的神社因建築宏偉,大多直接改建為忠烈祠,作為祭祀國民革命的先賢先烈的場所。隨後,各地政府為了配合法令消除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痕跡,紛紛拆原神社舊有建築,將其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[4]。
在臺灣的忠烈祠建物有正殿、牌位等設置,其入祀典禮及祭祀會按照「國家祭典標準」舉行。各地忠烈祠每年均分別於3月29日青年節及9月3日軍人節的春、秋兩次國殤中,依《忠烈祠祀辦法》舉行春祭及秋祭。首都忠烈祠由中華民國總統主祭。[5]。
歷史沿革[编辑]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由臺南神社改建而成的臺南市忠烈祠(今已拆除)在臺灣清治時期即有一些為表彰各種事變中壯烈犧牲的人物所建造「昭忠祠」等建物,從文獻記載中得知,於道光二年時,為了祭祀在林爽文之亂等叛亂事件壯烈犧牲之將士官兵、義民甚至是婦女等,由當時的知縣吳性誠於臺灣府彰化縣大西門街捐資建立「忠烈祠」,這是在台灣最早以「忠烈祠」之名稱出現的祠廟。 [6]
清朝雍正初年,亦有已通令各省設立忠義祠等祠廟,凡已旌表者,設位祠中,春、秋祭祀。1776年(乾隆41年),確定明代殉國諸臣,只要是獲邀謚的靖節之士即可允許入祀昭忠祠[註 1]。到了1824年(嘉慶7年),各省府城奉令開始建昭忠祠,或附祀關帝及城隍廟,凡是因公陣亡之將士或文官、義勇百姓,均可按籍入祀其內。如八旗二品以上官員已祀京祠者,仍許陣亡所在地祠祀,合50人一龕,位祀正中,士官兵則百人或數十人一位,分列兩旁,駐防位綠營上。每年於...
忠烈祠祀辦法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忠烈祠(臺灣)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黑鷹失事/沈一鳴無法入忠烈祠原因曝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十二、入祀忠烈祠審查作業要點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國民革命忠烈祠>關於我們>入祀條件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國民革命忠烈祠>關於我們>組織架構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國民革命忠烈祠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國民革命忠烈祠>便民服務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入祀忠烈祠審查作業要點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 | 北市公共場所AED急救網
中山區AED位置:國民革命忠烈祠 安全士官室
所在地:國民革命忠烈祠安全士官室縣市:台北市行政區:中山區詳細地址:北安路139號連絡電話:09:00-17:00,02-2885-4162自動體外...